回列表
你曾停下腳步,關心腳下的土地嗎? 自然圈誌倫的創業故事


採訪者|張媁涵、李芷薰、賴語彤
跟著Career上工趣006(2024-May)






自然圈農場 Lofi Land:

 

位於苗栗縣卓蘭鎮的自然圈農場創立源自於對生活的同理,是以「自然農學」為體驗主軸的場域,創辦團隊將對土壤與森林的認知,投射成對自然的體悟。自然圈農場自創立以來已在Facebook上累積超過 7 萬名粉絲,秉持著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與自然相處」的信念,邀請圈民們一起找尋與自然持存的生活模式。

#風格露營 #食農教育 #生態農場

「如果人一輩子可以做一件事,那現在你該如何完成它?」

自然圈農場的創辦人誌倫拋出了問題,眉宇間帶著一股宛如少年的任性。

説起自然圈創立的旅程,必須回到大學即將畢業的誌倫。對於就讀設計系的人來說,畢業製作是大學四年的終曲,是最重要的作品,而誌倫也不例外,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,他有感於大學的畢製常常是曇花一現,當比賽結束後,那些展板與作品往往都進了垃圾桶,並沒有對社會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意義。這樣的現況讓他感到空虛,所以他決定做一些「不一樣的事情」,那些可以把自己的才華貢獻在對未來有「延續性想像」的地方。

誌倫從小就在三合院裡長大,出生於傳統農村家庭的他,不論是用罐子抓蝴蝶、在溪邊抓魚,或是稻米收割時的景象,都烙印在他的腦海中。於是老師推薦了來自埔里盛產筊白筍的水頭社區,誌倫與夥伴們花了一年的時間進入社區,紀錄社區的故事、每天在社區裡悠晃,體驗在地農村生活,與當地的耆老們聊天、吃飯,在這時誌倫發現所謂的「地方價值」其實是扎根在土地中的歷史,存在於每一代的故事場景中,但因為鄉村中的年輕人都到大城市去發展,地方就漸漸沒落了。


從水的源頭說起

後來誌倫與夥伴們以社區的共同記憶為起點,設計出一個主人翁、一套故事串連與地方風景結合的作品,並將它命名為「水頭少年」,意即水的源頭,獲得當年新一代設計展(現為金點新秀)的佳作。誌倫得知獲獎的當下卻是失落的,「我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,應該值得前三。」但水頭少年為誌倫帶來另一個生命中的重要事件----大專生洄游計畫。畢業後的誌倫因緣際會,又帶著學弟妹們一同回歸水頭社區,辦了一場名為「洄家」的活動,以遊子返鄉為號召,邀請社區離鄉背井的青年們,返鄉參與團隊與社區長輩共同策劃的農村慶典。回顧當時 300 多人參與的盛況,誌倫忍不住嘆息:「青春就是種魔力啊」,而這些美好經驗,也讓誌倫從「改變農村」的命題中,重新思考農村的可能性。

大專生洄游計畫結束後,誌倫回到傳統設計師的職涯軌道中。經過了幾年的接案奔波、熬夜高壓的生活,誌倫對設計師的工作漸漸失去了熱忱。「因為多數的作品從起草到結案,都在面臨各種的權衡跟取捨,當中客戶至上的環境氛圍,難以衷心呈現品牌的樣貌」而他在猶豫跟拉扯當中不斷被消耗,甚至也說不出哪一個作品自己真的很喜歡或是自己的代表作。這樣從頭再來為常態的產業樣貌讓誌倫忍不住自問:這真的是自己想投入一輩子的產業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於是誌倫最終選擇停止服務客戶進行設計接案的工作,擁抱著翻轉農村的信念,合夥共同創立了自然圈農場。有趣的是,過去接案與比賽的經驗,讓誌倫把品牌設計、跨域整合、場域開發、企劃管理等,都應用於自然圈的創造之中。

信念與投入,然後堅持

回想起創業的過程,誌倫認為創業第一課是要練習接受失敗,練習從失敗中學習。很多時候我們因為一次挫折,就把手中的那支樹枝丟掉了,如果想創業,那就代表有一定程度對自己的期待跟期許,而那個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、想要做到什麼事」的起心動念,儘管只是一個火花,那也已經十分珍貴,不應該隨便拋棄。

「信念跟堅持很重要,朝著夢想持續的付出行動,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每段過程,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十分具有啟發性。有了夢想,放棄很容易,但只要相信了,許多困難與問題都神奇的迎來機會與解方。把好的價值觀跟信念勾勒出來之後,去影響身邊、創造出你的影響力,並且去排除萬難,它就會一定程度的一年一年開始成長。」

回顧畢業到現在十年,誌倫坦言自己也沒想過,當初只是一個畢業專題,冥冥之中自然圈農場又帶自己走回了農村,或許一切都是註定的。

 

自然圈想告訴我們...

踏入自然圈,彷彿穿越入異境,櫸木彎著腰,熱情地迎接著每位訪客,叢叢樹木引導我們進入未知的領域。園區內,每一草、每一木,甚至每一顆石頭都是最自然的安排,他為什麼會在這片土地上,他過去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?在自然圈中,沒有著意修飾的筆直道路,亦無冰冷的水泥建築。儘管園區為露營地,提供大家一個住宿、活動的空間,帳篷也僅占用園區的一小角。往外走昆蟲培育室內,各種生物成為最生動的教材;農地上種植的花草可供食用,讓我們直觀地感受食物的原始面貌;尚未完工的溫室,不僅提供植物優越的照顧,也將成為一個開闊的活動場地。在這裡,任何空間都不僅單獨為環境或人類設計,而是塑造了人類與空間最自然的互動方式,留給大自然一個自由發揮的舞台,同時為大眾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。

青年回流 or 洄游?

除了自然圈的遊客外,為何這裡擁有如此眾多的年輕工作人員?這是許多初次踏足苗栗卓蘭山區的人所感受到的問題。自然圈從三人創業到現在80位正職夥伴,其中9成為青年人口,來自外地移入、泰雅部落、在地農村青年,並帶動地方二度就業發展,年輕人選擇在這片土地上發揮自己的專長,建立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自然圈農場。談及「青年洄游」時,誌倫哥解釋,這是一種當下的行動。洄游的形式多樣,包括回到熟悉的故鄉、進入感興趣的農村,或在都市為農村做出貢獻。對於青年洄游的定義現在更加寬廣,但總歸一句話:你想為這片土地做些什麼?如果青年願意為農村停下腳步,那是一份使命感。當大家因信任而凝聚在一起時,將有更多不同的可能性。

 
人生的設計師

談起設計這項專業,也許多數人會認爲設計不就是畫畫嗎?對此,誌倫表示對他來說設計除了是種技能以外,更給他帶來一種獨特的「人生視野」。設計師本身是個跨領域的行業,舉凡任何視覺上所接觸到的東西都需要設計。無論是要自己創業、或是受人委託,都需要陪伴客戶、參與他人一部分的人生,深刻了解每件事件背後的意義,再將這些故事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,這樣才有溫度、才能走到顧客的心中。

在自然圈,土地就是誌倫最好的畫布。一草一木、一顆石頭、一條河流,大至一間溫室,都是誌倫親手設計且親自帶著工班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,你肯定沒想過創辦人自己在烈陽下挖土種樹的畫面吧!另外,誌倫也提到在他創業的過程中,思考的已經不是僅止於設計領域的事情,而是該怎麼改變現狀、創造機會。這個過程非常龐大,會需要各種領域的技術。學了這些技能,除了應用在工作軌道上,更應該去思考該如何才能在那個階段真正幫助到農村。


「堅持信念、付出行動就會帶來改變」

在學生時期,我們很常會被限縮在科系的框架當中,覺得科系不適合就放棄了人生。但誌倫認為在大學的這個階段是超級棒又超級珍貴的一件事,有資源有管道、有犯錯的機會,但我們時常沒有自覺時間的珍貴性。真正在科系中培養的是種態度、質感、溝通,只要是出於真正的興趣,剩餘的技能都是可以自己學的。「只要活在每一個當下,把握每個宇宙派來幫助你的人,秉持著內心的初衷與信念,想想看『我可以成為什麼樣子』,那麼我們所思考的、所做的都是真實的,都可以變成真的。」

從一片荒蕪到遊客絡繹不絕。一路走來,誌倫都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在農村裡扎根,從他身上能感染到他那強大的信念與熱情。傾聽自己、相信宇宙,自然也就成就了現在的自然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