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列表
不一樣的教育路
採訪者|魏宇彣
跟著Career上工趣001(2019-May)
整文章連結

傳統教育下的體悟

家裡經營才藝補習班,謝茵寧從小學習音樂和美術。

因長期教書的經驗讓她對藝術教育有了不一樣的想法,謝茵寧老師深刻感受到傳統式教學對於學習造成的限制框架,「大家都太習慣有範本能夠模擬,但結果就是大家都畫得差不多。」,當年謝茵寧試圖去改變這些事情,在教學時放入一些新的元素,加上那些她認爲"對的教學"可惜這些成果相當有限,大部分的人寧可接受傳統育。

從懷疑到認同

起初只有她一個人,帶著以前的經驗繼續往心中的理念邁進。工作室成立之後,仍舊是單打獨鬥的謝茵寧,遇上許多觀念相同的家長支持。這些理想漸漸塞滿了一間工作室,隨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,謝茵寧發現工作室的影響力不夠大。幾經思考後,決定把工作室升格為一間公司,並進一步聘請與培訓師資,希望把這些理念帶到其他地方,讓更多人知道“系統化開放式教學”。

創業路上並非一帆風順,雖然謝茵寧一開始就很清楚她想要的模式,也能明確和家長解釋與說明,但她並不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,所以常常用寫的,在夜深人靜時思索文字,寫成文章,將觀念傳遞出去。除了自己寫文章,也要求其他上課老師跟著做,把課程簡介寫下來。漸漸地家長能夠理解老師的想法,開始接受這樣的教育。因爲他們的努力,開放式教學開始被更多人認識、被更多人接受。

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接觸到來自國外的STEAM教育,謝茵寧發現她的教學方法跟STEAM很像,而STEAM教育在國外已經流行多年。不僅如此,謝茵寧曾經遇過大陸的人來找她,表示非常喜歡她的教學概念,希望能夠買下這種教學法。這更讓她確信她的做法是全球趨勢。

開放式教育的核心重點就是從孩子的內心看世界,許多時候我們無法從他們的作品中看出其中的含意,但對孩子來說這些都是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。在開放式藝術教育萌芽期間遇到不少瓶頸。"家長看不到漂亮有架構的畫""沒有範本所以學生不知道該畫甚麼""沒有範本只好隨著自己的心意去畫,但卻畫不出太具體的東西,他們自己也會很失望"。同時這也是從其他畫室來的家長跟學生會遇到的困境。「家長跟學生都需要一起學習這種新方式。」謝茵寧很努力希望改變這些情況,因此她邀請家長跟著孩子一起來上課。她的努力沒有白費,許多從其他畫室來的孩子開始愛上這種無拘無束的方式,家長也漸漸感受到開放式教育對孩子是有益處的。

 

先對自己負責才能對他人負責

身爲一個好的老師,夠有熱忱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條件。除此之外,專業的老師態度要好,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要能夠放下身段,與學生之間地位是平等的而不是上對下的姿態。

有些人認爲出社會之後需要的技能跟在學校學的沒有關係,因此並不重視在校表現。但謝茵寧認爲學歷有一定的重要程度,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態度。

談到好老師,她提到說曾有一名合作的老師讓她印象深刻,合作的老師是名幼幼台姊姊,在小螃蟹學藝術囉上課對她來說並不是主業,但仍舊願意花很多時間跟他們溝通,要上課之前也都會找謝茵寧他們一起討論教學。「對於所有事情都很認眞」是對這位老師的形容,而她也相信這就是成為一名好老師需要的態度。

對於未來也想要從事藝術教育類或是成立工作室的同學,謝茵寧強烈建議這些同學除了藝術領域專業要夠之外,也要能夠「了解兒童」,可以多去修有關兒童教育的課。除此之外,她也認為大學生可以去打工,多去接觸外面的世界,了解人家到底需要的是甚麼。

「大學階段學的只是基礎教育,要多方面充實自己,願意放下身段去學習!」這是謝茵寧最想送給大學生的話,對她來說大學是最有機會學習也是可以犯錯的時候,同時也是她自己的寫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