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列表
願景不再是口號,行動力是改變的起點
採訪者|邱德柔丶林希玟
跟著Career上工趣001(2019-May)
完整文章連結

跨出舒適圈,走進偏鄉教育

畢業半年前,一場TFT創辦人劉安婷的演講改變了何雪菁從學校畢業後的選擇。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她,當時也曾想過考取硏究所繼續求學之路,如今回想起來,當時想要繼續升學的心情很大一部份來自:唸書對她而言是有把握的事,但實際上卻不是心底最想做的。現在的她感謝當初投入計畫的決定, 「那個加入計畫的決定和勇氣不只影響我自己,也影響到很多其實我很在意的其他人,所謂那些其他人是同樣生長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孩子」因爲看見了意義,而選擇跨出舒適圏去冒險。離開兩年的偏鄉教師計畫後,現在何雪菁在TFT擔任教學領導力督導,以不同的方式持續在TFT為翻轉教育的願景努力。

「TFT計畫裡有百分之七十不是教育背景出身」鄒宗翰告訴我們,他是TFT招募推廣組資深專員。擁有教育科系背景從來不是TFT選擇人才的考量,他們期望看見的除了擁有使命感、行動力、同理心等八大特質外,也希望加入計畫的每一位老師都能帶來一些不同層面的省思,甚至將在過程中所學到的能力帶入自己未來的人生裡。

他提到,曾經有一位老師,加入計畫前是一名記者,一名跑教育相關議題的記者,因爲在跑新聞的過程中發現對教育領域不完全的了解,所以想透過 TFT的計畫實際與教育第一線的接觸,深入了解台灣當今教育的運作與狀況。TFT的每一位老師一腳跨進教育,跨進偏鄉,爲台灣的孩子帶來機會,也爲自己的未來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。

同理心和行動力都只是第一步

當問起他們認爲自己擁有什麼樣的特質,能夠加入TFT。何雪菁不假思索地說「同理心爆表吧!」,隨後鄒宗翰則稱自己「使命感爆表!」,但他們也表示除了同理心和使命感外,更重要的輔助能力是看見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然而他們認為這樣的能力並非只是單純地提出。「他們缺什麼?我們沒有什麼?」面對孩子教育上的問題,TFT希望每一位老師能夠解決的不只是眼前孩子的現況而巳,也希望能為孩子的家庭、社區帶來一些影響與改變。

除了在TFT裡的人所擁有的正向八大特質外,何雪菁提到認爲TFT的珍貴之處則在於他們經常發想的方向會從「願景」著手,而不是「問題」本身。TFT經常在想的是開創性,以及團隊個人的發揮,而有時候創新和機會點,便會從思考想到達什麼地方躍然而現。他們後來舉小王子裡的一句話貼切解釋在這裡願景的概念「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,先不要雇人去搜集木頭,也不要給他們分配任務,而是去激發他們對海洋的渴望。」

而在這樣的願景之下,TFT也與許多企業合作,爲參與計劃的教師培訓,同時也為兩年後結束計畫的教師提供資源規劃未來的方向。同時,TFT計畫的進行也與一些學術單位合作,在教學過程中一同研究與紀錄,提供學術界有更多的發現與改變的可能。

翻轉偏鄉教育需要多元人才的投入

「是這小男孩的故事,讓我更堅信自己在做的這件事」,鄒宗翰在TFT工作前在一間僅有30人的偏鄉學校,當過一年教育替代役。有一次學校有個男孩,因為疑似請別人代寫作業,而被老師嚴厲的訓話,但因為宗翰認識的男孩並不是這樣子,於是趁下課時間去找了小男孩聊天,一問才知道這疑似代寫作業背後的故事,原來是因為家裡的其他大人覺得寫作業沒有用,所以那天晚上不給他開燈,最後男孩只好選擇到路燈下完成作業。「我很生氣,我只是想盡好我的責任,做想做的事,又不是去做什麼壞事。」小男孩最後如此說道。這件事爲宗翰帶來深刻體會,就結果我們會看到男孩好像請別人代寫作業,然而那潦草到不像他本來字跡的文字,正眞實反映著每個孩子在學習的路上,背後是有很多環節的相互影響,從家庭、學校、社區到整個社會。「大家可能會覺得念書是小朋友自己的事,但其實很多時候教育的限制是來自整個社會環境。」因此,這也讓宗翰更加確信加人TFT初衷,希望能藉由TFT計畫,招募更多夥伴走進現場,了解在地需要,帶給孩子更多「教育這件事不是別人說了算,而是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。」

TFT創辦六年來,已經服務無數偏鄉小學、影響了超過三千名學童。他們始終相信改變台灣教育必須從基礎開始,除了影響學童,影響學童的家庭,也藉由教育的改變影響所在的社區。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,或許硏究所不在未來藍圖裡,又或許還沒準備好進入職場,但若有一份想看見台灣教育改變的心,不防可以參與TFT計畫,帶著領導力,走進偏鄉,感受雪菁說的同理心,體驗宗翰說的使命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