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列表
專業、情商並進,擁抱不確定性
採訪者 | 黃詩涵、王采葳、林佑庭
跟著Career上工趣004(2022-May)
完整文章連結

先工作!沒經過現實洗禮 選擇碩士可能只是畫地自限


「您認為應該先讀碩士還是先工作呢?」

黃飛文表示,他的看法是先工作再念碩士,好處在於先工作之後,你會更加了解自己需要什麼,因為通常學生在大學四年對工作會存有一些幻想、誤解,假設選擇直接就讀碩士再進入職場,若想轉換跑道又會花費一定的精力與時間,屆時機會可能就不再是自己的了。


「您認為考證照以及就讀碩士的必要性?出國讀還是留台灣讀?」

黃飛文認為,大學學的東西有用但是不夠,缺乏實務的經驗,因此可以額外根據自己的需求考取證照。而出國留學的好處:第一是外文能力的提升;第二則是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、體驗不同的環境,讓自己不要活在象牙塔裡面。至於推薦去國外進修的原因,綜合上述的兩個優點,他認為國外的教育方式具有啟發性質,可能會對個人帶來更大的成長。

職涯面面觀—區分找工作與做工作,專業不是你的唯一

談及職涯發展,黃飛文認為專業絕對不是唯一的成功要件。他提到職涯可以分為兩個部分,一個是找工作,另一個則是做工作。找工作需要的東西跟以後找到工作後能否勝任,是截然不同的事情。找工作重要的是學歷以及機運,也與競爭對手息息相關,除此之外,面試過程與主試人員契不契合也是重要的一環。他額外補充道,平時便需涉獵資本市場的變動,因為金融業喜歡的是了解大環境變動與趨勢的人才,而這份能力需要靠自己平時的培養及累積,如透過專業課程、參與金融相關的社團或是看天下雜誌、華爾街日報等,多注意國際金融以及情勢的變化,因為金融業需要的人,必須要很瞭解金融環境的變化。至於做工作的能力,最重要的是情商。而從大學生活中跟班上同學互動、分組討論以及辦活動的時候,便是培養情商的時刻。真正到了職場,專業固然重要,但最重要的其實是情商。

投資領域需要具備的能力?—厚植專業實力,擁抱不確定性!

談及從事投資領域相關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時,首先黃飛文提到:「除了專業能力、你更應該要不排斥不確定性。」很多人做一件事情時,是喜歡且習慣有標準答案或是標準化流程,然而,投資有高度的不確定性,所以即使蒐集很多資料,做出自認無懈可擊的分析時,也不代表最終結果會完全符合預期再者,投資這件事運氣占比很高,所以就很容易出錯,因此,也必須要能夠承擔績效不好的壓力。此外,投資的工作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,因此比較不會有完成一件事的感覺。比如說,完成一項投資方案,明天股票還是開盤,資本市場一樣在不斷變動,要能適應這種工作模式。最後,要有篩選資訊的能力,因為這是一個會有不斷大量資訊產生的行業,所以解讀資訊、過濾資訊、做八二法則等等分析資料的處理能力亦是不可或缺的能力。

▲黃飛文與Career 志工團團員合照

給清大學生的建議

珍惜每一天,把時間「浪費」在學習上面。黃飛文認為在大學時期要把握好時間,把時間花在學習上,無論是去學習語言、考證照或是程式語言等,除了可以成為多元化的人才,在未來職場上也能擁有不可取代性。因為在開始工作後,在工作上將耗費許多心力及體力,即便下班之後想去額外上課學習,也只會有心無力。

其次,多和長輩、有經驗的人請教事情。現代的人很容易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,因此吸收資訊的管道也較狹隘,以大學生為例,最容易取得資訊的管道通常是自己的同溫層,或是畢業不久的學長姐,然而他們的工作經驗並不多,時間也不長,因此能給的訊息就相對有限,也可能不太客觀。因此黃飛文鼓勵大學生向老師、業界人士和前輩請益,他們的工作經驗較豐富,能給予的資訊較完整、客觀。

最後,黃飛文想要告訴清大學生的是:「放輕鬆,不用太擔心未來。」人生就好比在金融投資業,同樣擁有很多不確定性,因此不需要太擔心自己一定要如何發展,他認為最好的策略便是「且戰且走」,只要做好該做的事,包括在學校時把課業顧好、培養良好的語言能力,在職場時發揮好自己的能力、擁有高EQ,做到以上幾點之後,挑選自己喜歡且適合的工作去做,當機運到來時,自然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。